|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弥勒钟灵毓秀 人才辈出

弥勒钟灵毓秀 人才辈出

关键词:弥勒钟灵毓秀 人才辈出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弥勒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nanshanw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3096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弥勒钟灵毓秀 人才辈出
http://www.mile.ccoo.cn  信息来源: 弥勒在线 2006-8-24

 



弥勒峨峰耸峙,甸水潆洄,不乏灵秀新钟代有人才。在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虽然青山依旧,夕阳如初,英雄的事迹,名人的姓氏,早已被年湮代没,但是峨山有情,甸水有意。杨绳武、孙髯翁、王炽、熊庆来、张冲……这些山一样的名字,水一样的事迹,都永远成为弥勒人的骄傲和楷模,激励着弥勒的各族儿女。
一、明末儒将杨绳武(1595—1641)
杨绳武,字念尔、号翠屏,弥勒弥阳人氏。生于明万二十三年(1595),率于崇祯十四年(1641),在丰润病势时才46岁。平生磊落奇伟、貌言不群、天资聪颖、能诗善文。幼年在禹门寺读书,常以友人说:“仁人当以天下事为己任,如范文公者,真丈夫也。”明时弥勒州属广西府学(在今泸西),绳武弱冠布弟子贡,屡试冠多士。天启二年(1622)弥勒建州学,选拔为贡生。天启四年乡试,膺荐第三名。后父母病故,守志读,暂不远行。刊载于康熙、乾隆两朝《弥勒州志》诗文,多属此期所作。如《禹门漫兴》“结舍禅林永不移,达人休笑有情痴;但将山水堪携去,方是胡生出谷时。”又如《甸溪烟雨》、《春麦喜雨》、《阁中牡丹》、《昆明怀古》、《江头废寺》、《陀峨山》、《观梅花灯》等都是借家乡山水,抒鸿鹄情怀的杰出诗文。
崇祯四年(1631),殿试登进士泰榜,此为科举取士之最高名榜,升翰林庶吉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河东、浚盐池、完逋课,岁饥设粥济民众。适遇白莲教聚众闹事,绳武力捕恶,余党立解。巡按河
南,郭三海汇集数万教徒反明,绳武率兵驱散。绳武回京条陈,崇祯平台召对,绳武谈吐如流、画地成图。例举农之不耕、栗之不收、饥民遍野、盗寇烽起,“救难急于救水也,水也,如人朝饥,不能待晚餐而饱,暮渴不能待明朝而饮。”旋耀升佥都御史,巡抚顺天、驻撙化。时以李自成为代表的明末农民大起义遍及全国,已成燎原之势,洪承畴被困松山,崇祯委任绳武为蓟辽总督、赐尚方剑、督师征剿,崇祯赞叹“今之可用者,一二人耳,若杨绳武者,真社稷巨矣。”可惜,独木难撑倾倒之厦。杨绳武也难挽救明的灭亡。崇祯十四年,绳武终因积劳成疾,督军至丰韵时,病故于军旅之中。崇祯闻报,极为震悼,追赠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兵部尚书、谥号庄介公,赐祭葬由吏部发路引,归葬弥勒城南玉枕山,即今翰林坟。其一子世裔锦衣千户。杨绳武传《新篆云南通志》、《明史•人物传》、康乾《弥勒州志》均有记载。
弥勒人为缅怀先贤,在绳武读书的禹门寺悬崖峭壁上建盖杨公祠,有楹联云:“造物忌多才,忍使将星沉蓟海;先生若不死,岂容胡马进辽关。”“鹧鸪集引”和“山茶和韵”等传世,尤以山茶和韵50首200句,借物咏志,文才飞扬,足见杨绳武文德武功双全,真可谓名重一时的明末儒将。
二、联圣孙髯翁(1688~1774)
髯翁原籍陕西三原人,自幼随父到昆明梅园(今五华山后)定居。幼年刻苦好学,融通诸子,有经世大志。及长,文笔潇洒,议论卓越,鄙弃八股,独具风格,每出一文,必精辟干练,立论超群,人人争而观习之。年轻时本欲应科举考试入仕,然见应试之人,多作弊端,而穷士入场,多被搜检而耻之。先生不愿受其辱,乃厉声疾呼:“士乃国之不至;昭烈访贤上,不畏风雪之寒。尔辈何此无礼乎?”于是,愤然罢场,不复以考。他仿效明清之际以文墨为生计而隐居不仕的担当,以山水自娱,每闻佳景,必登临观赏;顾视高爽,不染纤尘;痛击时弊,慷慨激昂,过着一种“儒生而墨者,酒客亦神仙”的生活。髯翁喜欢梅花,并自作小印,以“万树梅花一布衣”自诩。晚年在圆通寺咒蛟台卖卜度日。这时先生早已贫困潦倒,四壁萧然,他连起码的生活都无法维持了:“求百战而不可得,恒数目而断炊,”忍饥而诵经,古今横便腹,“便是髯翁凄惨生活的写照。
髯翁没有一官半职,但却时刻关心国计民生,写出气势磅礴、卓然不凡、脍炙人口的一百八十字大观楼长联。昆明是历史文化名城,此联一出,其他楹联便都失去光彩,历被推为海内第一长联,楹联界人士称髯翁为联圣。1962年毛泽东对云南代表说:“那是天下第一长联哟,作者孙髯翁是清代寒士,很有才气,论史作文,心得独到。”
髯翁生活清苦而不依附权贵,穷途潦倒却坚毅乐观,为寻求根除昆明水患良方,髯翁详考盘龙江沿革及水患起因,撰成《盘龙江水利图说》,对昆明境内水利兴革作出建议。髯翁晚年,贫病交加,诸大个昆明,已无容身之所。幸弥勒三道桥有女,其婿常行商欲昆弥之间,迎来家中居住。适有曾任省教谕又兼昆明育才书院山长的新瓦房村人苗漪,与髯翁相识交厚在其苗家帮助下,在新瓦房设管授徒。二年后病逝,被安葬于城西苗姓墓地。弥勒山水有幸,得埋髯翁傲骨,峨山甸水亦为之生色。
现髯翁坟已列为云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围已建成“髯翁公园”,一条横贯东西的大街,也被命名为“髯翁路”,新修《弥勒县志》人物传里,收录了这位客死弥勒的外地人。(注:髯翁生卒据其诗《贺寅翁窦老先生七秩荣寿》考证。)
附孙髯翁《贺寅翁窦老先生七秩荣寿》诗:“庚辰正月春载阳,天晴瑞霭郁相望,……主人今年年七十,双瞳剪水含珠光。颜丹发黑牙齿强,远行不用骑骕骦……座上一叟七十五,一叟七二相雁行。一叟七十身体胖,皤然白发两鬓苍”的老人。显然不是家境清贫,如“松阴独鹤”的孙髯翁形象。其中,这位七二七二相雁行的老者,直以雁行七秩的窦老先生兄弟相称,说明了他与主人的亲切关系。因此,可以肯定,这七十二岁老翁,就是作者孙髯翁。此诗作于庚辰春,即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这一年,孙髯翁72岁,再往上推,他应生于清康熙戊辰二十七年,这一年为公元1688年,是孙髯翁的出生年。据师范《滇系•艺文》卷17载,孙髯翁在昆明写作的最后一首诗《辛卯观诸生入围》,是乾隆三十六年(1771)八月后的作品,斯时,孙早已穷途潦倒,秋后随由弥勒女婿迎请至家养老。三年后,即乾隆三十九年(1774)病逝弥勒,享年八十有六岁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