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略论弥勒与弥勒文化

略论弥勒与弥勒文化

关键词:钟鹤森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钟鹤森
  • 电 话:钟鹤森
  • 网 址:http://
  • 感谢 nanshanw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035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略论弥勒与弥勒文化

                                                                                         钟 鹤 森

 

       弥勒县与佛同名,这不仅在全国独一无二,即便在全世界也许是绝无仅有的。

      弥勒佛在佛教中是未来佛,由于人们对这位笑咪乐呵的佛祖倍感亲切、格外喜爱,对他的精神也特别崇尚,在他身上寄托着无限希望和期冀,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现象。

    弥勒文化对于与佛同名的弥勒县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历史对弥勒的厚爱。在多元文化竞相发展的大趋势下,当今的弥勒人更有必要对这份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一番科学的、准确的再认识。

      一 天成之合的神妙地名

    在伟大祖国的版图上,弥勒虽属边地僻壤,但因山灵水秀、物阜产丰,两千多年来各族儿女在这里生息繁衍,同全国各地人民一样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早在西汉时期,弥勒就分属于同并和律高县地。据康熙《弥勒州志》记载:“弥勒,夏商梁州域,周合梁于雍,战国属楚滇国地,秦通道置吏,汉益州域牂牁郡地,蜀汉兴古郡,晋属宁州,随属牂牁,唐乾州都督府,宋、明为些莫徒之裔据其地,号弥勒部。

弥勒作为地名,史載从宋时起,究其地名之源,历来说法不一:有说是母虎(彝语音“米罗”)之意的,有说“红壤之地”的,彝族撒尼支则译为“擎着蓝天的城”。比较多的说法是古代一个部落名。据康熙弥勒州志载:“唐初,弥勒隶乾州都督府,有思宗、弥勒之部侵盛,蒙、段皆没能制。”此外还有多种史书均记有“昔些莫徒之裔弥勒得郭甸、巴甸、龙甸而居之,故名其部曰“弥勒”,沿袭至今。(云南人民出版社《弥勒县志》卷三)唐、宋后,随着中原文化渐传入滇,佛教在滇中迅速兴起。因弥勒部与佛教中的弥勒佛同音,大多数的人自然而然都认同了与佛同名的说法。

诚然,关于弥勒地名之源,各种说法都不无道理。就如同别的地名和所有人名一样,作为一个符号、一种文化现象,关键看人们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对于“弥勒”的几种音译之意,本文不拟一一解析,仅就“部落说”及“佛名说”简略地谈点看法。

关于“弥勒”系“部落首领”一说,各种史书的记载略同,即:“弥勒州……宋时昔些莫徒蛮之裔据其地,号弥勒部。”这几乎是毋庸置疑的史实,而且当时的部落首领“弥勒”率领族人东征西战,所向披靡,使自己的部族逐渐强盛,雄踞滇中,以致“

蒙段皆不能制”,实可谓“民族英雄”。后人以他的名字作地名,也很自然。按史书提供的资料,“些莫徒之裔”是从滇西北、四川等地迁徙至滇中一带的彝族阿细支先民。弥勒西山地区的阿细人至今都说他们的祖先是“木勒”(或“木拉”)。(常汉林《阿细迁徙史》民族出版社2003版)黑彝和阿哲支也有同样的说法。研究历史的学者们,大都认同现在用作地名的“弥勒”二字,就是指当年的部落首领“木勒”(或“木拉”)。问题在于“木勒”(或“木拉”)部进入滇中时,这一带虽然仍属边地僻壤,文明程度还很低下,尤其是阿细支,至今没有自己的文字记下自己的历史,但却早有汉文化陆续传入。至于将历史上的“木勒”(或“木拉”)用汉字记写为“弥勒”,究竟是何人,何时,何故所为,已无法考证。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弥勒”二字在汉语中除了佛名别无他解。因此,当年的文化人们再给弥勒地方定名时,不将“木勒”(或“木拉”)按照本音记写,而只用原本是佛名的“弥勒”定名,这明显是受已经传入滇中的佛教文化和弥勒信仰的影响。须知那一时期,在中原地区弥勒早已成为民间普遍信奉的一位尊佛了。直至明代,汉人三次大量入滇,中原文化随之全面传入云南。流入弥勒一带的汉人们惊奇地发现,这片“夷蛮”居住的地方,居然与佛同名,于是便大兴土木,接二连三建起一座又一座佛寺,其中城北的锦屏山,建的就是“弥勒寺”,而且供奉的主佛就是弥勒佛,一直沿袭至今。

无论什么原因,“木勒”记为“弥勒”已是一千多年的史实,

弥勒城与佛同名,也无可争辩。清乾隆的《弥勒州志》载:“州以弥勒名,其治好佛”。《新纂云南通志》记得更为详细一些:“天启六年,有僧如玉得地锦屏募资新建弥勒寺,州内佛教盛行。”

按照佛教的说法,这应当说是一种“机缘”、一种“应化”,正所谓“所说弥勒,即非弥勒,亦即弥勒”,确实是天成之合—人神合一的奇妙地名。

 二 颇具现实意义的弥勒精神

     “弥勒文化”是因由对弥勒的信仰以及对弥勒精神的崇尚而形成诸多文化现象的总和。因此,研究弥勒文化首先必须认识弥勒何许人?弥勒精神是什么?

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仰、广泛尊崇的一尊佛,不但在佛教寺院中他第一位获得人间香火,即便在民间也是普遍供奉的,足见其影响之大。

历史上确有弥勒其人。弥勒是他的姓,名为阿逸多,意为慈氏-无能胜。出生于古印度一个婆罗门家庭,系波斯奈斯国的辅相之子。他自幼相貌殊胜,智慧过人,深得父母宠爱。此事被国王闻知,心怀嫉妒,深恐此子长成,名相显美,傥有高德,必夺其位。故欲趁其年幼即早除去。国王此意经宫中人传给弥勒的舅父波婆弗多国师波婆黎耳中。波婆黎深爱自己的外甥,向弥勒讲授经文。后遇释迦牟尼在舍城灵鹫山说法,波婆黎即命弥勒拜在释迦牟尼门下,成为释迦牟尼的常随弟子。

在佛教经文中,多处记载着释迦牟尼对弥勒格外器重、寄以厚望。因为弥勒在释迦牟尼之前灭度,释迦牟尼就在弥勒辞世之前为他授记,预言他仍上生兜率天,在那里继续讲经说法,他在那里寿命终尽时,又复下生人间,继释迦牟尼为佛,是为未来佛,担当着接引众生朝向未来的使命。(《弥勒上生经》)

 弥勒信仰作为佛教之净土信仰中的重要一型,早在公元四至五世纪就已在印度盛行并流布到中亚各国。魏晋传入中国,南北朝时达到极盛程度。东晋时的道安大师、唐代的著名高僧玄奘大师、及至民国的太虚大师等一批大德高僧都极力推崇弥勒法门,并誓愿往生弥勒兜率净土,接受弥勒教化,使自己成为“一生补处菩萨”,为弘扬弥勒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佛教中,弥勒是未来佛,弥勒信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就成为一种面向未来的理想。因此可以说,弥勒文化其实并不完全是“神”的文化,也是人的文化。弥勒县与佛同名,弥勒文化的色彩自然更加丰富多彩。作为弥勒人,有幸生活在与佛同名的地方,理应对博大精深、绚烂光彩的弥勒文化作些了解认识,并力所能及地为弘扬光大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作些有益的工作。基于此,笔者有意和各界朋友对弥勒信仰、弥勒精神及弥勒的主要功绩作些初步探讨。

弥勒出家后一直与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菩萨同修,

在大乘法会上一直占有重要席位。释迦牟尼在他众多的弟子中对弥勒总是特别厚爱,以致亲自将他定为自己的接班人,为他授记,次第成佛。

在一些人的眼中,弥勒是一个“不修禅定、不断烦恼、未尽诸漏”的一介凡夫,释迦牟尼选其为接班人,自然有些人是想不通的。而释迦牟尼佛却坚信弥勒“命终后,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佛灭度后,我诸弟子。应当系念,念佛形象称弥勒名”。(《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弥勒是以修慈心观闻名的,修慈心属上求佛道。弥勒立下大誓愿—愿建净土于娑婆世界。弥勒菩萨成佛之时即是人间净土实现之日。“弥勒出现,国土丰乐。谷食丰贱,人民炽盛,多珠珍宝,人心均平,皆同一意,相见欢悦,善言相向,”而弥勒自身则身体端正,相好庄严,舍家舍道,端坐龙华菩提树下,观无常苦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觉悟成佛,于华林园龙华树下大转法轮,三度演说四谛十二因缘,引导无量众生发菩提心。(《佛说弥勒下生经》)

弥勒佛能于娑婆恶世建立净土,除了首先得力于他的悲心愿力。他竭力倡导众生要“于此浊世修行种种功德,诵持经典,为人解说,不生嫉妒,慈心忍辱,持戒多闻,修习禅定,念佛法身净业。此为入佛道之本,生安乐国之源。”(《弥勒大成佛经》

与阿弥陀净土信仰那种厌离生死世间、主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超人间性”的信仰不同,弥勒净土信仰更重视对现实人生的改造和完善。无论是就弥勒出家的本怀还是弥勒出道的本愿而言,抑或弥勒授记为未来佛的使命来看,无处不体现着弥勒强烈的现实关怀及其人间情怀。弥勒的求道本愿是弥勒精神的重要体现:“设某作佛时,令我国中人民无有诸垢瑕秽,十淫怒痴不大,殷勤奉行十善,我尔乃取正觉。”(《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弥勒的这个本愿表述得极为简单明白。“弥勒有着建设人间净土的强烈愿望,立意把人间改造成为善良和谐、光明圆满的佛国。他教导众生要修好‘十善’,弃除诸垢瑕秽,即可建成光明圆满的‘人间净土’。(江苏版《中国净土宗通史》P368)

弥勒精神的全部内涵可以从他的三大宏愿中得予体现:

一是“普度众生”。这几乎是所有的佛菩萨在修行时共同发

出的誓愿,在经文中很多处记录着弥勒发愿度众生的文字,他念念不忘释迦牟尼对他的嘱托,发誓在接替佛陀果位后绝不舍去一切众生。即使遇到刀兵之灾,也一定要护持众生。在《大宝积经—弥菩萨所问会》中,更具体的阐释了弥勒发下的誓愿:“弥勒菩萨往修行菩萨道时作如是言,若有众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我于尔时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是 “自身成就。”弥勒菩萨在修行过程中,发下自身成就

的大誓愿:“宁当然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宁破骨髓出头颅,不忍瞰肉食众生。”(,<弥勒大成佛经)他要求自己处处向佛陀学习,成佛之后如佛一样,“如是光色妙好,威神照耀,以吉祥之德而自庄严(《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三是“接引众生”:接引众生是弥勒在其成佛之后接引、度化众生的宏愿,有了这个宏愿,发愿往生弥勒兜率净土的人就能够得到接引。关于这个宏愿,在很多经文中都有论述。从这些论述中不难看出,弥勒上生不仅仅是为个人超凡脱俗,往生极乐世界。相反,上生即为下生。只是为了更好地学法入道,以便将来下生能够更好地普度众生,接引众生。(《佛说弥勒菩萨发愿王偈》)

弥勒立下的这三个宏大誓愿分别表达了他修行的动机、美好的志向以及慈悲、和谐、度众生的核心精神。

 弥勒确立了自己不拘一格的修性观和修行方法,为佛教的弘扬以及推动佛教走向人间等方面建立了很多功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慈悲喜舍”。慈悲喜舍是大成佛教的核心。“慈”的原音就是弥勒,也即以真诚亲切之情待人,慈悯众生,给众生予快乐。“悲”的原意是痛苦,在佛经中引伸为同情、体察并解除众生的痛苦。“喜”即随喜,与众生同喜,为众生之幸而喜。“舍”即舍去、施舍,主要指舍去分别,舍去财物,甚至生命。舍去一切烦恼,从而保持平静空寂的心情。

慈悲喜舍是弥勒的基本情怀,他不仅具有慈悲喜舍之心,也确有慈悲喜舍之行。从他身上,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觉他、利他的无私情怀。他处处为众生着想,热情布施,给众生予快乐和幸福,让遭遇痛苦的众生重新树立新的希望,振作精神,走向新的生活。

2.“忍辱宽容” 。弥勒精神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忍辱宽容,他在一首偈中说到:“是非憎恨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长忍辱,放开笑声暗笑磨。若遇知己需依份,纵遇冤家也共和。能使此心无挂碍,自然证得六波罗。”

弥勒的忍辱宽容精神人人皆知,那种“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的达观精神千百年来在中国民间一直受到广泛的尊崇。

3.“随缘善度”。随缘善度是一种人生态度,弥勒佛告诉我们: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应当学会随缘善度。弥勒认为,每个人现世所过的顺境逆境都是自己的“业感”所致。当我们过得春风得意时,应当处之淡然,但遇到坎坷不平时应当坦然面对。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不计较恩怨得失,以平常心对待各种波波折和磨难。这种思想广泛地影响着众生,也成就了一代一代古圣先贤。

4.“淡泊名利”。弥勒佛殷勤期望众生都能从名利场中解脱出来,,他在诗偈中说:“世人爱荣华,无不争场面,名利总成空,贪心无足厌。”短短几句话既指出人性的弱点,也给人们提出了警示。古往今来,很多人被贪嗔痴之心所迷,贪财图名,不知满足。在现实生活中,因贪财图利所引起的祸害无处不在。小则损人利己,大则伤身害命。弥勒指出,世人争名夺利都是贪嗔痴所致,最终都会成为泡影,他告诫众生:“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只有淡泊名利了才不会被“名缰利锁所束缚,使自己过得心境平和。

5.“看破放下”。弥勒常常劝人看破放下,认为只有对世事都能看破放下才会以平常心态对待成败得失,做到功成名就不自大,失意之时不悲观。偈曰:“金银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古今多少人,哪个活几千?”弥勒劝人放下世人难以舍弃的一切。然后回头认真修行。他告诉人们看破放下的道理在现实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人们对一切都能看破放下了,就不会被名利心所困,也不会被世俗所扰,就能真正做到“心无挂碍”,活得轻安自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弥勒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弥勒精神是人道主义精神。弥勒既是菩萨又是佛,但他原本是人。他来自人间,修成菩萨后也不离人间。他大慈大悲,上生还牵挂人间,成佛下生更是为了广度人间众生。可以说弥勒精神就是人本精神。

2.弥勒精神是乐观主义精神。弥勒信仰给人予和乐、和睦、和平的教化和启迪。教导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提振信心、乐观应对,方能勇猛精进、战胜一切困难。

3.弥勒精神是面向未来、和平和谐的精神。弥勒思想中描述的理想国度即弥勒成佛下生时,“土地丰熟,人民炽盛,街巷成行,谷食丰茂,多诸珍宝,村落相近,鸡鸣相接,秽恶自消,四时顺节,人身无八百之患,人心均平,相见欢悦......”(《弥勒下生经》)一派和平和谐富有的景象。

从弥勒思想和弥勒精神中,我们还看出弥勒作为未来佛,他的思想核心就是通过对众生进行正面的教化,最终实现和平、和谐、光明、幸福的社会。我想,这也是我们今天研究和探讨弥勒文化的现实意义所在。

       三 绚丽光彩的文化遗产

弥勒之为“弥勒”,无论与部落同名还是与佛同名,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与佛同名,这在全世界亦属罕见。如此稀有的无形资产对于发展中的弥勒来说无疑是弥足珍贵的。

弥勒至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些莫徒之裔”进入时,这一带虽已有中原文化传入,但还不够深入广泛,毕竟是边地僻壤,

直至明朝以后,随着汉民族三次向云南大迁徙,300多万人流入滇境。(苍铭《云南民族迁徙文化研究》才有了后来汉夷杂居、水乳交融的局面。汉人大量入滇,极大地推动了中原文化在云南境内的广泛传播,佛教文化也随之得到普及和推广。弥勒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起来的。“州以弥勒名,自宋迄之,明因之,五百有余岁。其治好佛......寺以弥勒名,创自天启六年(1626),有僧如玉得地于锦屏山。高山流水,适当京、省之道,......嵌空凿翠,奇胜以增,有僧书立而常位倍增。教法越兴,行旅之所游观,缁流之所乐聚,骚人剑客之所托寄。州又因寺以重焉......”(《乾隆弥勒州志—艺文志》)

      史书明确记载着弥勒县的历史沿革。宋时虽有弥勒之地,而明代才杨弥勒之名,究其原因,显然得益于“州又因寺以重焉”。

     当年如玉和尚兴建弥勒寺,确是有记载的史实。民间有则传说:如玉原是鸡足山弥勒院的住持,一直静修弥勒法门。在一次坐禅入定时,弥勒佛告示他,“此去东南数百里,有一城与我同名,有一山与我像形,某月某日某时,我将在那里说法。”如玉出定后须夷不敢耽搁,即刻按佛祖指示的方向一路寻去,走了多日却不见有像佛之山,也未闻与佛同名之城,心中好生着急。这天如玉走得实在太累,就在山坡上靠着一棵松树歇息,。迷蒙中又见弥勒笑咪乐呵地来到他的面前,如玉急忙五体投地向佛祖叩首,待慢慢抬头时却不见佛祖踪影。他四处寻找,才发现与佛像形的山坡原来就在对面。如玉细细一想,料定这是佛祖显灵之地。赶到近前一问,附近果然有座城与佛同名。如玉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就在山上住了下来,四出化缘,募得不少善款,不久即建起寺院,专供弥勒,是为弥勒寺。弥勒佛、弥勒城、弥勒寺天成之合,从此名振一方。

     故事虽系传说,口口相传的故事也未必完全真实,但也总有些缘由。史料记载,弥勒寺建成后,一直香火兴盛,曾有僧侣百余人,在习经修行的同时,还耕作、榨油、自食其力。

弥勒寺所在的锦屏山并不算雄奇巍峨,但因“适当京、省之道”,又扼住阿育部山区门户。山上绿荫叠翠,清水潺潺,飞云流霞,青烟袅袅,岩壁下涌出一股清泉,民间传说有功德的人若常饮此处泉水可却病消灾,故称为“佛泉”,自古有“锦屏泻玉”之美誉。(《乾隆弥勒州志》)据有关史料记载,清乾隆皇帝曾御赐“寺政三宝”(金漆托盘、檀香木雕佛像、清洁佛珠”),更使弥勒寺声名远播。四方信众朝拜如流。骚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不少诗文佳话。

随着历史的变迁,弥勒寺也历经过兴衰沉浮,虽多次遭毁却始终未灭。人们念这里曾经是弥勒佛“显圣”的福地圣境,因而毁一次修一次,将寺院保存了下来。改革开放后国家欣逢盛世,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光大。在各方努力下,弥勒寺各院被全面修复,不仅殿堂较前扩大,还在山腰部塑起高达19.99米的弥勒坐像,与大雄、大智、大运三院共同组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弥勒道场,开始显出一派佛教大丛林的辉煌气势,为弥勒文化的弘扬奠定了良好基础。弥勒寺修复至今,游客络绎不绝,节庆之日更是游人如潮,最多时达数万人之众。弥勒县的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好势头。

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在弥勒文化的建设上仍存在认识、开发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需要认真研究。本人不才,仅就自己的理解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有关方面的朋友共同切磋探讨。

(一)、着力宣传,重新认识弥勒文化

弥勒县与佛同名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无论你持什么观点,弥勒就是弥勒。佛名弥勒,城名弥勒,寺名弥勒。城与佛同名,何方还有?最近有外商到弥勒,专门问起这个问题:“弥勒是不是唯一与佛同名的地方,如果是,那文化的价值就太大了。”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是毋庸置疑的。至少至今尚未发现第二个地方与佛同名。弥勒人自己应该理直气壮地加以肯定,更不用羞羞答答、遮遮掩掩。早在十多年前,有关专家即已对此专门进行过论证,认为:城与佛同名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佛文化也是一种文化。现在世界文化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这就正应显了“大肚能容”的弥勒精神。何况各种文化现象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弥勒县历史上就出现过“州又以寺重”的盛况,古代的人们尚且能够认识这份文化资源的珍贵,何况当今盛世乎。

珍惜历史文化遗产,充分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必须统一认识大力宣传。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浙江奉化、江苏无锡等地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奉化建设弥勒道场,打造弥勒胜境,靠什么?最初的“资源”也就是一个传说——五代时期,奉化出了个笑咪乐呵的胖和尚契此。他“体态肥胖,大腹袒露,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出语无定,随处寝卧。辞世前作偈唱到:“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唱毕即在岳林寺长廊上坐化。

就是这样一个传说,让后人将契此和尚看成弥勒佛的化身,并在后来按契此的形象为弥勒造像,最终使得原本是印度人的弥勒形象完全彻底地中国化,千百年一直传了下来。奉化也因此成了举世公认的“弥勒圣境”。

奉化之所以有今天的盛况,远说是由于自古文化发达,历史积淀深厚。说近点是现代人思想解放,使历史文化资源得以充分发掘利用。奉化(甚至整个宁波市)在对弥勒的宣传上是非常到位的。他们全力打造“弥勒圣境”,使“弥勒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弘扬和传承,并成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力。“

(二)、确立品牌,大力弘扬弥勒文化

品牌意识,在竞争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缺少品牌意识或者根本没有品牌的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绝不可能走上快车道。

有专家对弥勒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深入考察后说过:“佛教文化是中国旅游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方,寺与城同名,而城又与佛同名,全国绝无仅有。因此,有条件高起点地创造人无我有的独特品牌。”(上海社科院《云南弥勒佛城旅游发展规划》)

弥勒县在经济建设中,曾经推出过一些成功的品牌,比如“红河”、“云南红”、“阿细跳月”等。这些品牌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为带动弥勒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对于弥勒县、弥勒人来说,真正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能长期(甚至永远)呈现弥勒特色、影响弥勒经济社会发展的绝无仅有的品牌是什么?以个人的管见,这就是“佛城”。

这个问题,十多年前本人就努力发出过呼吁,遗憾的是,时过多年,至今尚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虽然有些单位和个人也有了一些响应(如饭店、医院、市场均以“佛城”命名),但仍缺乏号召力、影响力,没有得到更加广泛的、全社会性的响应,也就不可能对外产生较大的影响。

愚以为,“佛城”是弥勒县独有的品牌资源。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重新认识弥勒文化,形成统一的明确的品牌战略:“以佛教为载体,以佛教文化、民族文化和人文景观为资源依托,以市场效益为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地创造中国旅游精品—弥勒“佛城。”

     有无锡灵山大佛景区及奉化弥勒圣境建设做榜样,我更加有理由相信,弥勒“佛城”迟早有被推成著名品牌的一天。

     (三)、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弥勒文化

     本节所说弥勒文化是指弥勒地域以内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的合成体。这是一份十分难得的特色文化。当今的弥勒人,从对自己家乡的名字开始,就应当有个科学的、正确的认识。有些人把宗教文化全部打入迷信的行列中,还有的人对自己本民族、本地区的优秀文化妄自菲薄,这就实在不应该了。弥勒城与佛同名,是弥勒县的一份弥足珍贵的无形资产,理应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统一认识、统一谋划、有步骤地开发建设。在统一认识的前提下,必须全方位联动,从基础抓起,按照“补自然”(采取措施补足自然景观之不足),“挖人文”(充分挖掘人文资源,综合开发),“扩载体”(扩充乘载弥勒文化的物质载体),“研历史”(深入研究弥勒县的历史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和弘扬),“提品位”(全方位提升弥勒的文化品位)的原则,打造弥勒文化大观园。

关于弥勒文化的内涵以及建设弥勒文化的意义,本文不拟再展开阐释。这里只用几句话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弥勒城与佛同名,举世无双,弥勒人应当上下一心,为确立佛城品牌,弘扬弥勒文化,打造弥勒福地而努力奋斗。

                   (弥勒文化研究会供稿)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