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禹 门 记

禹 门 记

关键词:弥勒文化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弥勒在线编辑部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nanshanw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409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黄光平

在弥勒在,数十载寻山问水,心中渐渐怀揣了一处放不下的独爱,那就是隐在寂寞深处的禹门。

天下禹门,皆浸大水。弥勒禹门亦然。我独爱的禹门,缘于它的峭壁,它的飞瀑,它的寺宇,它的碑刻。禹门自古多为乡人所知,但它隐在寂寞背后的繁华又让人心生迷离。每走进一次禹门,都会让我多一份牵念。牵念的禹门虽离我在的地方不远,但又时常若即若离、若隐若现一位已经走了很远很远的人,这个人就是大明督师杨绳武。

东出弥勒城三四千米,两脉迤逦西向南延的山岭郁郁葱葱拥峙着一湾狭长的平野沃畴,绿树烟村。随着地势在路的蜿蜒起伏中不经意抬升,一面绿荫纷披的峭壁截断山岗田畴,横亘于乡路以南,形成落差数十米的翠屏。一路轻歌曼舞、自由自在的河流,从峭壁张开的谷口有说有笑地纵身而成一注飞来之水。

以峭壁山麓为屏,一上一下两个村子,麓上小寨子,麓下石岩脚,鸡犬相闻,水声萦绕,昼夜处喧哗而自静。一座古寺的袅袅香烟,与小寨子、石岩脚的炊烟如祥云意会飞瀑激升的水气,氤氲一幅乡愁葱茏的画境。

这是四百多年前,少年杨绳武壮怀漫兴的禹门。由此而士子将帅、骚人墨客数百年来比肩接踵的禹门,如禹门河之长流不息,禹门飞瀑之雷鸣不止,禹门禅寺之香火不断。任风云际会,马蹄声碎,禹门铺陈的一帙黄卷,弦歌不辍,文风荡漾。

河流在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中,总被赋予母性阴柔温软的色彩。禹门河是弥勒母亲河——甸溪河的支流,由此以为,禹门河便是甸溪河的女儿。水文资料显示,禹门河源出师宗,穿越泸西,从东北方向流入弥勒境,流经弥勒东乡坝子星落棋布的太平、阿乌、丫普龙等村寨15.5千米后,在弥阳镇东相约从北边一路欢歌奔来的白马河汇入甸溪。

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当这条全长84.4千米,矜持温顺的河流弯弯绕绕途经禹门时,因耸峙的禹门突然开口,禹门河便顺势豁然开朗,形成一匹洒脱的雪练飞瀑,溅起漫天雾雨紫烟。禹门飞瀑凿石成潭,击起一潭沸水,又破岩涌出,继续命运的流向。清代举人马希上曾在《禹门观瀑》中描绘:“跌碎残珠终未散,化成虹气锁高峰。”

禹门飞瀑两侧峭壁林立,修竹茂密,古木参天。从飞瀑潭岸四处开口溢流的巨石上跨桥越涧,来到峭壁下的一片平滩,峭壁浓密的树叶间露出一块高过常人的大理石碑,“雪练悬空”四个行草大字亦如飞瀑倾泻。近前观赏,真了不得,题写者竟是阚汉骞。阚汉骞可是国民党著名的战将,还是名气不小的书法家。他留迹禹门,着实让人惊喜。民国三十二年(1943),时任陆军第十四师少将师长的阚汉骞,受命反攻侵占滇西的日军前夕,率部集结弥勒,当他得知久慕的杨绳武是弥勒人,禹门尚遗存杨绳武读书处时,这位经通文史的宁远人,对杨绳武在明崇祯年间参与指挥的宁远之战崇拜于心,便前往禹门探访,于是就有了名将书家在禹门的一次快意挥毫。

从平滩仰眺峭壁山麓,有一条古树遮掩、藤蔓缠绕的崎岖山径幽然其间。山径虽然只有可载一足的135级石阶,但它就像一条往来历史与现实的时光隧道,拾级山径,壁之嶙峋,离形得似;水之漩濮,妙机其微。

沿山径攀登十数步左拐十余米,但见一处叫做“观音洞”的天然岩洞,洞口被后人用石头垒砌的门头刻书一块石匾“宛然普陀”,两旁则石刻楹联:“颉颃太史读书洞,生成大士普陀岩。”这里曾是杨绳武在禹门读书时的下榻处。推开洞门,跟着一束光亮走进阴暗的岩洞,正面供奉的一尊观音,霎时灵光闪现悲悯人世的端庄慈善。光亮照不到的岩洞右壁,凹进可容一人横卧的“石床”,落定“石床”的尘埃,用无言的寂寞尘封杨绳武当年“苦其心志”的浩然血气。

出观音洞折返山径攀援至一弯转处,树高竹密,浓荫蔽日,一耳是瀑布的浩荡惊雷,一耳是鸟声啾啾,涧水潺潺。藤蔓顺着树枝攀到树冠,又坠着树枝向下倾泻,百结千转,叠翠如瀑,俨然与禹门飞瀑比美。浓绿的藤蔓,把山径遮得严严实实,大有身在景中不识景,只闻知了尖利的长鸣,像是穿透瀑声的飞镖,惊飞几片秋叶。一面碑刻“石壁老万古”如狮口般的扑崖,和崖顶倒倾的虬枝蔓藤,荫蔽着几块可供小坐、观景和想象的怪石。崖外热烈的阳光,任枝叶摇碎成星星点点,幽灵般穿过跟风摇晃的叶缝,撒在石上青苔,青苔霎时如撒金敷玉般变成耀眼的翡翠。明代弥勒署州葛一龙登临到此,曾欣然赋诗:“夕阳不卷枯藤倚,人在石桥空翠中。”

立于峭壁顶端西望,又是万千景象。不仅谷底云蒸霞蔚,就连下游数百米,两岸绿树黄花也掩映于烟霭之中,犹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曾有古人藉此赋诗抒怀:“天高风爽日初升,岩下潺潺流水声,风景全俱清幽地,醉倒无数多情人。”

大自然在禹门的造化,为佛家的清静预设了福祉。远离俗世的禹门寺应运而生,让瀑布的空谷传声化成寺里的暮鼓晨钟和偈语呢喃。

禹门寺位于禹门瀑布谷口北面的小寨子村南。寺内遗存的残碑,间有杨绳武及其父杨祯的史迹铭刻。隽永的文字,为苍凉的岁月留住几缕温馨。其中一块字迹模糊的“禹门寺常住碑”记载,禹门寺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为一法名真空的行僧所建。清康熙年间,又有楚僧解中入滇,游禹门流连未去,遂驻锡于此,讲道论经,声名远播。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四方百姓踊跃捐资,重修禹门寺,寺宇坐北向南,大殿三楹,前楼三楹,左右厢房各三楹,鳞次栉比,蔚为壮观。清雍正三年(1725),云贵总督鄂尔泰巡视边疆,路经弥勒,闻前明督师杨绳武少年在禹门寺下读书洞苦读成器,受禹门寺和尚传授武功超群,即慷慨赠金购田作寺产,并亲题“真空妙相”匾额悬于殿堂。自此,禹门寺名誉声隆,常住僧尼七八人,禅讲大兴,成为一方胜景。

寺前山麓面西的峭壁上,古人开凿了三个三四米进深、相互连通的石洞。洞门顶镶嵌三块石匾,一为“名山石室”,一为“片石孤云”,一为“杨庄介公读书处”,分别勒石于清道光及民国年间。洞门口临崖雕砌青石围栏,西瞰可远观弥勒佛城,近则俯视崖下石岩脚村。万历四十年(1613)前后,少年杨绳武胸怀齐家治国抱负,背着厚厚的书架,来此寄宿苦读。面对禹门寺之清净,禹门瀑之喧闹,杨绳武笃守心志,勤攻文武。一日,他意气风发,挥毫《禹门漫兴》明志:“结社禅林永不移,达人休笑有情痴。但将山水堪携去,方是胡生出谷时。”几载岁月沉浮后,少年聪颖、文学武功卓异的杨绳武满怀自信走进了科举考场,贡生,举人,进士,一路过关斩将,被选拔为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庶吉士。之后,杨绳武用人生最灿烂的十年,定格了他连获擢升的御史、巡按、巡抚、兵部侍郎、总督、督师等官职,铸就了他弹劾贪官、巡晋抚豫、挥师拒敌的铁骨英魂。惜杨绳武率十万大军出山海关迎击侵略中原的清军途中,因疝疾卒于丰润。“上闻震悼”,追赠“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兵部尚书,谥号庄介公,荫锦衣世袭千户。”

杨绳武“出师未捷身先死”未几年,他以命相报的明王朝江山就被清军的铁蹄踏碎。但他少年在这禹门岩洞里读书,时而埋首沉思,时而高声吟唱的才气,他还经常去岩下那飞瀑激流中清洗毛笔,让灵动的河水去笔尖旧墨,添书中新意的身影,一直传为弥勒人的怀思和景仰。因此,在人去洞空几百载,世事无常多变迁的今天,读书洞依然如故,是为后人勤勉向学的路标。民国三十二年(1943),弥勒县长王承忠在读书洞西侧20米处重修杨公祠,供后人凭吊,正门悬挽联云:“造物忌多才,忍使将星沉蓟诲;先生若不死,岂容胡马进辽关。”

仅就地名而言,弥勒原本就是一个令人向往,让人安心的地方。何况弥勒有禹门,禹门又在明朝走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杨绳武。数百年间,禹门寺、禹门瀑布、杨绳武读书洞、杨公祠交相辉映的禹门峭壁,镌刻其间的悠长的文化遗迹,络绎的人气,历代文人怀思、仰望的诗词碑铭,让这一方与大明督师名号“翠屏”神合的胜境,堪为弥勒文化璀璨的承载。继云贵总督鄂尔泰始,抗日名将张冲、阚汉骞,书法家陈伯芳、马士廉,大和尚真空、解中,以及明末以来司牧弥勒的历代知州、县令、儒学,都在禹门踊跃题跋、修洞建祠,浓墨重彩禹门不散的文脉,申张杨绳武激流飞瀑般生生不息的人间大义。

沧海桑田,寺圮庙倾,读书洞不老,禹门飞瀑浩荡依旧;念尔远去,书声犹闻,英豪气长存,碑铭诗韵留芳布新。禹门因杨绳武而荟萃的人文,寂寞笃守着时光的印记,其志其情,其境其风,犹如在弥勒城夜静时可闻其声的禹门飞瀑,千年万载,经久不息,传扬落地有根的声音。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