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开广大道上的茶庵寺

开广大道上的茶庵寺

关键词:开广大道上的茶庵寺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开广大道上的茶庵寺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nanshanw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510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黄汝兴图文   版权所有:弥勒在线

在云南西南部有世人皆知的著名“茶马古道”,而在滇东南却有一条鲜为人知的“开广大道”。 “开广大道”西起昆明,东至南宁、广州,北达河南、河北,南连普洱到蒙自的“茶马古道”。是古代和近代西南地区进出“两广”和中原内地的大通道。

竹园街是开广大道上重要的驿站,“开广大道”出竹园街后,爬过上黄坡、狗坟,穿越夹槽,走过石牛塘后,是一段从山头到山脚用不规则的石头铺成的石阶路。“石阶路”,是弥勒“开广大道”上最具代表性的“五尺古道”,古道上的石头历经风雨的冲刷,一个个光滑铮亮,大批的马帮千万次地踩在一个点上,石头上留下了深深的马蹄印窝,无数的蹄印,重复的磨砺后留下的是一种记忆,一种深深的烙印。

沿着“开广大道”经过者甸小坝子后,又进入了连绵起伏的莽莽群山之中,爬上“林就”后山,即:二台坡。二台坡上有一座茶庵寺,茶庵寺为(湖南)宜兴法藏寺僧人如檠、如林等修身行善之地。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1年),如檠和尚捐资建于“开广大道”必经之地二台坡。

宋、元时期,弥勒境内已修通到“交趾”(古代指越南)的“市马古道”,即上连滇池地区,下通“越南”。清雍正七年,(1729年)云、贵、广西总督在弥勒境内始设“三驿”即州城驿:弥勒州府至竹园村(竹园街)。竹园驿:竹园街至二台坡(江边乡林就寨子后山)。二台坡驿:二台坡至小江口。清乾隆元年(1736年)奉裁。清乾隆二十八年(1764年)沿“市马古道”扩修成“开广大道”,即:昆明—弥勒—竹园—文山—广西、广东。明天启年间,杨绳武(朝廷监察御史,兵部侍郎)引甘蔗到竹园试种成功,竹园开始栽种甘蔗。清道光年间(1849年)竹园街人董小佐专程到广东请制糖技师到竹园传授制糖技术,生产红糖、白糖、冰糖。此后,竹园开始大规模生产红糖、冰糖。竹园生产的红糖、冰糖因其色鲜,清香、甜润而驰名省内外。一时间,竹园街成了滇东南的重要通衢和繁华的商贸中心,大批的马帮来往穿梭于“开广大道”。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地的商人纷纷涌到竹园街开设会馆、商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佛文化的发展。明末清初,竹园的佛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比较有名的寺院有:白鹤寺、那庵寺、云峰寺、曹溪寺、石井庵、万福寺、观音寺,还有许多散布在各村寨的大大小小的寺庙,香火鼎盛、梵音缭绕。

法藏寺又名重居寺,在湖南省宜兴县,兴建于南北朝齐时代,原在乡下城外,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年)皇帝赐额“法藏寺”。明洪武初(1368年)迁进城,靠西城墙而建。万历年间,皇帝赐藏经。清康熙二十年(1682年),寺年久失修,大殿半倾坍。宜兴县令姚景崇邀请芙蓉寺岳慧和尚前来法藏寺当住持,募捐化缘修寺庙。法藏寺与学前巷文庙近在咫尺,有看地内行先生说,大殿不宜高于文庙,于是立柱就截去一段。寺庙修了五年才完工。  法藏寺留下了许多名人题咏。元代大画家无锡人倪云林有诗:“风雨入城府,禅扉三日留。” 清代阳羡词派领袖陈维崧有《忆法藏寺前柳》诗:“一树青丝拂寺前,毵毵和月复和烟。当时春夜频来往,曾见依依十二年。” 可见法藏寺颇得文人雅士的赞赏。

清康熙四十八年(1710年)中秋的一个夜晚,在湘水之畔,芙蓉国度的宜兴县法藏寺里,香烟缭绕,柳絮纷飞,金桂飘香。一个身材削瘦,眉清目秀,面庞白净,斯文聪慧,法名如檠的年轻和尚正在油灯下全神贯注地阅读经卷。倏地,一缕秋风裹挟着桂花的清香从门窗吹进了小屋,直扑如檠的胸怀,打断了他高度集中的思维,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从经卷上停了下来,站起疲倦的身子,把目光移向窗外,身不由己地走出了那令人窒息的小屋。屋外空气清新,清香四溢,皎洁的月光像水银似地洒在小院里,小院显得格外地幽静、清凉。如檠这时感到全身轻松自如,舒适坦然,思绪像月光一样地清晰透亮。他披着浓浓的夜色,在寺院里来回踱步,抬头向西南方望去,几颗明亮的星星眨巴着可爱的眼睛,他感觉到那天上的星星好像是在召唤自己。突然,一个神奇的念头在脑海中闪现,到南方去,到彩云之南的云南去,去传播佛的旨意,去弘扬佛的精神。遥远的西南方在吸引着他,他好像是着了魔似的,毅然决然地下定了决心。第二天一大早,如檠把这一想法告诉了方丈(自己的师傅),方丈听后十分高兴,很支持他的想法。

方丈关爱地说:“如檠,云南是蛮荒之地,且路途遥远,要翻越万水千山,历经千辛万苦才能到达,你决定了吗?” 

“弟子受师傅多年的教悔,该是报恩的时候了,弟子已经决定了,要把佛法及师傅的教诲传播到天涯海角,为此,再大的困难,弟子都能克服。”如檠态度坚决地回答说。

老方丈又关切地问:“你准备什么时候动身,怎么个去法。”

“弟子准备一路化缘而去,到了云南后,找个适当的地方建盖一座寺庙,讲经传道,行善布施。”如檠胸有成竹地回答说。

“好,真不愧是我佛门弟子! ”老方丈伸出大拇指赞许地说,并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部《金刚经》送与自己心爱的弟子。如檠深深地感谢师傅,并表示不辜负师傅的期望。

当晚,如敬收拾好行囊,并把师傅送与自己的《金刚金》用一块黄丝绸巾包好,小心翼翼地放在自己的行囊中。

中秋的早上,薄薄的晨雾中些许凉意,寺院里的晨钟已经响起,那悠扬、宏亮的晨钟仿佛是在为如檠送行,师傅率领寺院僧众为这位即将远行的弟子送行。他们依依不舍地把如檠送出寺院大门外,如檠双手合一,口中不停地念着:“阿弥陀佛!”向师傅和弟师们辞行,当即赋诗一首: 

湘水苍苍楚天阔,

秋风潇潇洞庭波。

师弟众亲远相送,

万语千言难诉说。

长亭一别万里舟,

翻山越岭涉江河。

南天路遥行无期,

蛮荒野岭吟佛陀。 

如檠告别众师弟后,毅然转身走向漫漫的人生长途。

如檠离开宜兴后,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过湘西,越贵州,进云南,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曲靖。到曲靖后,他听说南边的弥勒县竹园有一座《白鹤寺》,少林“三老”(至善、李巴山、五枚)之一的五枚大师在寺里当主持,他立即动身前往《白鹤寺》去拜访五枚大师。历经数日,如檠经花口进入了弥勒坝子,他在《弥勒寺》稍许停留后,又起身往南行,穿过弥勒坝、南乡坝,从白沙坡进了竹园坝。竹园坝子坦荡如砥,田畴相连、阡陌交错,沟河纵横,一片片甘蔗林婆娑起舞,田里的稻谷正在抽穗、灌浆,荷塘里的荷花竞相开放,有如唐朝诗人杨万里写的那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竹园坝青山绿水,风光旖旎,气候宜人,虽处边陲之地,但犹如自己的家乡一样美丽,置身其中,如檠的心情极为舒坦、惬意。

如檠不觉加快了脚步,沿着西山脚一直往南走,到了垭口甸溪河边。

他向路边的一位老人询问,“施主,请问《白鹤寺》往哪里去?

老人见是僧人,热情地对他说:“师傅,你进垭口后往南边山上爬上去,那里便是《白鹤寺》。” 如檠按老人指的方向走去,他涉过滚滚奔流的甸溪河,沿着一条蜿蜒崎岖的山间小道,艰难地往西边山上爬,当他气喘吁吁地爬上山顶,一座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寺院出现在他眼前。

如檠急忙走到寺院的大门,一个小和尚上前询问:“请问师傅,从何而来,找谁?”

如檠回答说:“贫僧从湖南宜兴的《法藏寺》来,前来拜访五枚大师。”

小和尚知是远方的贵客,高高兴兴地领着如檠来到寺里的《静缘庵》,并先跑进去向五枚大师通报,五枚大师知道是《法藏寺》来的高僧,急忙起身出来迎接。

五枚大师双手合一,热情地说:“欢迎,欢迎远方的高僧莅临寒寺。”

如檠也双手合一,恭敬地回答说:“久仰、久仰大师的盛名,贫僧前来打扰了。”“

“哪里,哪里。五枚有幸结识法藏寺里的高僧,实感荣幸!”五枚边说边把如檠迎进了会客室。

然后,叫身边的尼姑前来上茶。五枚与如檠一边喝茶,一边闲聊。其间,他向五枚坦露了自己到云南来的想法和目的。五枚听后,深为感动。

钦佩地说:“小师傅,志向高远,贫僧甚为感动!”

五枚热情地向他介绍了竹园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经济以及佛教活动的状况。竹园地处《开广大道》上,竹园街是《开广大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滇东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繁华的商贸中心。大批的马帮络绎不绝地来往于昆明与“两广”之间。但“开广大道”的大部分路段都是深藏在崇山峻岭之间,人烟稀少,盗匪出没,路途艰险,困难重重。如檠听了五枚大师的介绍后,他决心顺着《开广大道》走一趟。在白鹤寺里休息了几天后,如檠道别了五枚大师,踏上了《开广大道》的行程,他走过了繁华、热闹的竹园街,翻过了者甸大坡,越过了石阶路,爬上了林就后山来到二台坡,只见一颗大树下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翁,手摇蒲扇,边摇扇边喝茶,见到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如檠。

老翁笑着说:“小师傅,坐下来,歇歇脚、乘乘凉、喝杯茶再走。”

如檠上前施礼说:“那就打扰施主了。”

说完放下身上的行囊,坐到了老翁的身边。老翁斟满了一杯热茶,热情地递给如檠,他双手接过茶杯。

感激地说:“谢谢施主!”然后送到嘴边,咕咚一声喝到肚里。

如檠和他聊了起来,老翁告诉他说:“此地叫二台坡,曾经是《市马古道》上一个重要驿站,后来奉裁了。我在这里为来往的行人送点茶水,解解渴,以便让他们好上路。”

转眼间,老翁就不见了,如檠找遍附近的山岭还是不见老翁的身影。他十分纳闷,心想:“是不是佛的旨意,让老翁来传达与我,要我在此地修行布施。”

如檠观察了此地的地貌地形,又到附近村寨行访。二台坡正好在林就槽子和马鹿塘中间的山坡上,古木参天,绿荫蔽日,一条蜿蜒的五尺古道从林就槽子爬到山头,又向坡下进入茫茫的林海到南盘江,风光秀丽,古道上的马帮行人络绎不绝。然而,古道远离村寨,凶险环生,猎豹出没,土匪劫货杀人,在二台坡往下的狭窄路段,土匪经常在此地拦路抢劫,在土匪与马帮的交火中,双方都会发生伤亡,在此地死了很多人,所以被称之为“死亡通道”。

如檠心想:如果在此地建一座寺院既可念经诵佛,又可为过路的马帮行人提供方便,还可以吸引周围村寨的村民到寺院里来烧香拜佛,弘扬佛法,威慑盗匪,消灾免难。

如檠作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决定,就用自己一路化缘来的银两作为建盖寺庙的经费,并按自己的意愿设想,亲自绘图设计,组织人员施工,他日以继夜,废寝忘食,不辞辛苦,吃住在施工现场,亲自指挥施工。不久一座规模不算大,但庄严、古朴、典雅、玲珑的寺院出现在深山老林中。

 “从来名士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如檠喜欢喝茶、品茶,而且寺院又为过路的马帮和行人提供茶水方便,因而他就为寺院取名“茶庵寺”。并亲自题写了一幅对联: “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东流到九洲。” 贴于茶庵寺的大门两侧。

茶庵寺建起来后,吸引来附近村寨的村民到寺里烧香拜佛,祈求平安。一时间,茶庵寺香火不绝,信徒越来越多。由于茶庵寺的建立,佛祖神灵的显现、感化,在附近路段抢劫的土匪不知跑到何方去了,马帮可以安然无恙地通过“死亡通道”。“死亡通道”变成了“平安通道”。因此,路过的马帮到茶庵寺都要停下来,歇歇脚。而后,马锅头率领众弟兄到寺里烧香拜佛,祈求佛祖保佑,一路平安,免遭土匪抢劫,猎豹侵袭。然后喝杯茶水再继续赶路。

“汲来深山清泉水,煎出普洱云雾茶。”茶庵寺飘出来的浓浓茶香,吸引来了不少过路的行人。后来,如檠的弟子如林已来到了茶庵寺,他们一直为 “开广大道”上过往的行人、马帮免费提供茶水服务,每天除念经和管理寺院外,要把开水烧好,让过往的马帮、行人在寺里休息喝茶,行人们在此休息喝茶后再上路。

茶庵寺里没有水井,仅有一个装水的大石缸,寺院里养着一匹小毛驴,小毛驴很驯顺听话,每天早上它都要驮着两只水桶独自到山下的寨子里驮水。寨子里居住着一些壮族,他们心地善良、纯朴,乐于助人,不管什么人,只要见到小毛驴,都会主动地把毛驴背上的水桶装满水,让毛驴把水驮到寺里。如檠再把毛驴驮的水倒在大石缸里,直到把水缸装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此以往,始终如一。 

江边《南盘江审结碑》上记载“当时,南盘江上没有桥,过往的马帮、行人都是靠船只让人工摆渡过江,这些南盘江上摆渡的船工没有固定的收入。每当下大雨江水猛涨时,他们就以此为借口敲诈勒索过往的行人和马帮,不加钱不许上船,一些老弱病残和没有钱的,就过不了江,过往行人和马帮为此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如檠知道后于心不忍。雍正五年(1727年)用自己所积攒的银子买下了江边鸣咸乐生民田一庄出租,租金作为渡工的工食钱,以济行人。这些渡工有了固定的收入后,就安心摆渡,不再利用江水爆涨为借口,对过客敲诈勒索。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是三十年,如檠已到了知天命之年,内心深处隐隐萌发了思乡之情。一天深夜,如檠在自己的卧室里读完经卷后,信步走出了小屋,一个人独自站在院子里,仰望夜空,满天的星星犹如千万只眨巴着的眼睛看着他,深夜的山风带着丝丝凉意抚摸着他的面颊,遥望北方,心里久久地不能平静。

如檠感触颇多,随即信口吟出了一首五言诗: 

抬头望北斗,

思乡却难回。

千里关山路,

鸿雁传书讯。

 

只身闯天涯,

弘法济世贫。

深山不知年,

佛祖在吾心。 

一九一零年,滇越铁路通车,商旅行人改乘火车,昔日热闹、繁忙的“开广大道”逐渐衰落下来。抗日战争时期,因日本侵略军的封锁,“开广大道”又热闹繁忙起来。马帮一直到解放后才逐渐消失。如今只有一段段用石头铺成的古道在风雨中留下当年的痕迹,诉说着昔日的辉煌。正是:“马帮铃声已远去,古道沉默留蹄印。” 

如檠和弟子们一直秉承“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精神,以“慈悲、智慧、圆融、平等”作为始终不变的主题。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行菩萨道,着重利他,于利他中实现自我。如檠及其弟子就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管春夏秋冬,严酷寒暑,一代代在荒寂的山岭上将佛的精神传承下去。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他人。这种无私、利他的精神受到了世人的赞颂。如檠及其弟子的行为就是对佛祖的“行善积德,教化众生,无私利他”精神的最好诠释。

茶庵寺东面建有两座塔,即:茶庵寺和尚墓塔,分南北二塔。北塔为茶庵寺第十八世老和尚知渊之塔,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20年)三月二十日由弟子宏源敬立,塔高2米余,上尖下宽,塔四面刻有知渊老和尚事序,分别介绍老和尚的籍贯生平及出走于此之因等法典。南塔于雍正八年(1731年),弟子如檠捐资,第三十四世弟子王成玺建。所留墓穴长2米,宽1.5米,高1米余,墓壁成方格。和尚塔就是弟子极其后人对他们的褒奖和纪念。

遗憾的是,在后来的岁月中,因无人管理,到80年代初,茶庵寺已破烂不堪,可以用的门窗、柱子、砖和石头都被附近的村民扛去自己家用。寺里可用的东西,全部被拿走,只有当年装水的大石缸依旧还在。据说,大水缸,已有人想把它扛回去自家用。一天,山下有一家利益熏心的主人约着七八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到寺里来扛石缸,当他们用铁链子把石缸拴好准备扛起时, 八个小伙子用尽吃奶的力气已扛不起来,大石缸好像是生了根一样,丝纹不动,静静地躺在那里,几个小伙子奇怪了,“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主人不死心,又从寨子里叫来几个小伙子加入,但还是没有把扛不起来。突然,晴朗的天空乌云翻滚,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声声炸雷,道道闪电向他们劈来,那伙人被吓得心惊胆战,魂不附体,屁滚尿流地向山下跑去。从此,再已没有人敢去抬那口大石缸了。附近村寨的老人们说,寺和塔都毁了,那个大石缸是如檠和尚和他的弟子们的阴魂拴住了哪个大石缸,不让人抬走,想让哪个大石缸永远留下来,作为茶庵寺的见证。所以,大石缸才得以保留下来。传说也许有一定的道理吧!

笔者2011年曾亲自到茶庵寺去考证过,二台坡已今非昔比,山上的树被砍光了,青山被开垦成了荒地,古道也消失了,光秃秃的山岭上,山风呼啸,骄阳似火,茶庵寺遗址在一片荒芜坡地上,满目荒凉,凄然萧瑟,仅有几块破烂的砖头里长满了枯草,哪个昔日的大石缸仍毫无破损,静静地躺在荒山野地里。

“古迹不在犹在目,春风相遇不知年。” 睹物思人,我不得不被古人的吃苦和奉献精神所折服,他们能在那种极其艰苦险恶的环境中,为他人作无私的奉献,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他们所追求的事业,是难能可贵的,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不及的。

岁月如流,光阴似箭,物换星移、沧桑巨变。如今,寺和塔皆毁,逝者如斯,但他们的精神却在,他们助人为乐的事迹永远在民间流传。留下的哪个大石缸就是历史的见证,它不忍离去,不怕寂寞,不怕烈日的暴晒,不怕风雨的侵袭,仍在荒山野岭上,向后人默默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今日的孤寂与无奈!

茶庵寺遗留下的石缸

 

 

 

附:《江边渡口审结碑》碑文

 

江边渡口审结碑碑文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称而佞佛者恒大其布施无有爱惜瞿昙一呼百废皆举八万四千狮子座恒河沙旧文菩萨身庄严粉饰初视难至若利济于人者不特爱之情之虽强之亦佛愿抑思佛住极乐世界一切供养珍珠玛瑙樱珞宝盖佛尚分多宝佛塔宁口五浊恶世界之泥土木石砖瓦为庄严耶佞佛无脾于佛济人实利于人功之虚实其大较也况佛以利济为心教口于爱故观音大士每称如来为仁人者佞佛必皈依佛皈依佛当以佛之心与其佞佛无宁济人是意也不意以门如敬能知之犹能行之如敬为弥勒州二台坡拳庵主持坡下有江为通广者所必渡江宽岸阔弗能建桥梁惟舟楫乃通至江水涨发舟子索钱方许登舟囊空者即病涉如敬不忍处所积工食俾无索渡价以济行人遂以其事白之前牧伍公公然其举许勒石垂久未几为原主李渡谋于乐生将田重售与学新汤省阅一年遂有讼端汤生乃精售与州人赵元辅两番授价皆百三十金如警屡控未

  楚至雍正九年(1 7 3 1)署州篆秦公口口于乐生汤生名下继出原价归元辅田归如警口未结而秦公离任去予甫下车如警元辅各以由控且俱争江边地界予委乡耆张政勘分查所争者系公地并非两造界内所有应受价归公相耆张政旋为募诸善姓纳价三十八两以口修城公用报税三升以杜欺隐是役也城工有助国赋有增善俺于一转移间张政与有力焉于是始以乐生推出原价银九十五两汤生 断出银十两如敬归公变价内扣银十两共一百廿五两给辅元辅尚缺原价五两元辅亦概然义滚越五年而案始结说者于此谓此若不立争则江边渡子无工食则临渡必索价今五年之内往来行旅徘徊江上不能飘然经渡者谁之过与似乎乐汤与赵不能撼词与而予谓不然向之事予弗予至汤乐赵悉到安一为开导皆欣然无难色恪导前断了成并果实皆有佛性者今而后如警以其田地每年收租谷银两分给渡子可作工食然予犹恐租办人多可以饱渡子之腹未不足修船之费因气渡子遇马过每匹取钱三文货过取钱二文以作修补之船支之用一切人过勿得再取如有肩挑背负之货不得勒索后之僧人居士庵昔瞳其事守其法勿败乃公事昔子产以乘舆口口孟子讯其不知为政而许其惠如警是奉谓非惠乎则爰之所惟暨也虽非仁人而已得仁人之端不愧其皈依佛弟子矣佛以般若航渡人爱河咸欲得登彼岸如警于迷津具航渡人无星遇春生识未有菩萨心昔然恐无石以垂久事将终变因请纪予以纪其事之颠求如警之经营饼记载天地价值粮谷银数坐落四至于记末以示后人永垂不朽云耳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